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,如同蜘蛛丝般密集、杂乱、缠绕。营销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,在众多舆论、网爆战中扮演着“至关重要”的推波助澜角色,又名热度制造机。
为了热度,营销号捕风捉影、空穴来风,将一个又一个可能蕴含虚假、低俗、或者有害的信息话题炒热,从其获取流量利益。随着这些营销号越多越多,用户还面临着大量信息的过载和泛滥,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,会影响用户的浏览体验和时间;且一些尚未形成自己判断力的用户容易被误导,轻信这些信息,影响正确三观的塑造。
还有一些营销号会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,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安全。
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,粉色女孩抑郁症去世,在她被网爆起初就是营销号盗用她的信息,编造系列低俗的故事,在各个平台扩散,即是这场悲剧名副其实的“凶手”。但当悲剧发生后,那些营销号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惩罚,一如既往地利用下一个账号,下一个“受害者”开始新的一场流量争夺战。
又如17岁寻亲男孩刘学州留下遗书后离世,文中,刘学州称,他寻亲成功后,因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、被“一些颠倒黑白的人说要求买房子”等经历,遭到众多网友的网络暴力。
还有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被网爆、浙江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、网红“罗小猫猫子”直播自杀悲剧……
网爆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,在每个网爆事件中营销号从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?是为追逐利益而断章取义散播假料、是把悲剧娱乐化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的加害者。
对于营销号,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辨别真伪,但同时也需要平台、用户和营销者共同努力,规范营销行为和内容。对于网爆事件,我们要声讨它、阻止它。
活动方案:整顿网络环境典型案例评选
通过开展整顿网络环境典型案例评选,为社交平台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提供可操作性借鉴参考。
比如,Instagram为反网爆构建了一个防止网爆体系。第一类是自动识别出可能是网暴的内容,并进行相应的处理。第二类功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网暴,给予用户方便的工具去阻止。第三类反网暴的功能是给用户提供的预防性工具。
文章参考资料:《 Instagram 是怎样成为反网暴领头羊的?》
活动案例: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22年度网络和数据安全优秀案例评选
为提升全社会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意识,促进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产业持续发展,中国软件评测中心(拟启动“2022年度网络和数据安全优秀案例评选”活动。活动面向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,征集、发掘、选树和推广网络和数据安全优秀解决方案典型案例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青评选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ngvote.net/30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