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投票|幼儿园“处暑”主题创意教学方案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时至处暑,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

二十四节气,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,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、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地作为。它不仅是知道农耕生产地时节体系,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。

微信投票|幼儿园“处暑”主题创意教学方案

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
①吃鸭子: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,在处暑这天不仅自己吃鸭子,还会把做好的鸭子菜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
②放河灯: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在水中放河灯,悼念逝者,祁保平安。

③开渔节:处暑之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,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,欢送渔民出海,期盼渔业丰收。

④拜土地公: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,通过举办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公。

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模式,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积淀的产物,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粘合剂,不断发扬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,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为此,为从帮助幼儿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,树立文化自信,培养爱国主义精神,幼儿园可开展“处暑”系列相关的趣味活动。

活动方案:幼儿园“处暑”节气创意教学活动

活动目标:

(一)帮助儿童认识处暑的基本地理知识与物候;

(二)认识处暑的传统民俗活动

(三)学习与处暑相关的故事和古诗词

(四)开展处暑节气活动

活动流程:

(一)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性,直观帮助孩子们认识处暑的气温的变化、物候知识以及传统民俗活动,并且引导家长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处暑民俗活动。

(二)讲处暑的小故事,进行处暑古诗词的教学。

(三)开展“处暑故事我来演”话剧表演评选活动、“处暑古诗词我来读”朗诵评选活动、“处暑我来画”绘画评选活动等。

把知道的教会别人,把得到的给予别人。发布者:嘎嘎嘎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ingvote.net/3336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3年8月21日 下午2:30
下一篇 2023年8月21日 下午2:32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